国家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制定
说 明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共同组织专家,制定了《动物疫病防治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已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批准,自2009年7月26日正式施行。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本职业现阶段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要求,《标准》在体例上力求规范,在内容上尽可能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原则。同时,尽量做到可根据科技发展进步的需要适当进行调整,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培训、鉴定和就业的实际需要。
三、本职业分为三个等级,《标准》的内容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
四、参加《标准》修订的人员有:刘素英、佘锐萍、高琳、明智勇、孙钢、陈静、周科、郭秀侠、徐小国、兰邹然、刘天龙、李睿文、丁叶、岳卓、袁蕾磊、尤华。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向朝阳、崔鹏伟、陈蕾、杜 旭、李 雪、莫广刚。
五、在《标准》制定过程中,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江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动物卫生监督所、陕西省畜牧技术培训中心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忱!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动物疫病防治员。
1.2 职业定义
从事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嗅觉和触觉灵敏;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9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1年以上或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培训场地应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专业技能培训场所应有相关仪器设备与材料。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等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模拟和口试等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120min。技能操作考核:初级、中级不少于60min,高级不少于90min。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应为具有实验动物、实验器材及实验设备的场所。综合评审应在具有多媒体设备的会议室。
2.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爱岗敬业,有为祖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努力工作的奉献精神
(2)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
(3)工作积极,热情主动
(4)遵纪守法,不谋私利
2.2 专业基础知识
2.2.1畜禽解剖生理基础知识
(1)畜体的组织结构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循环系统
(5)泌尿系统
(6)生殖系统
(7)运动系统
(8)神经系统
(9)内分泌系统
(10)感觉器官与被皮系统
(11)家禽的解剖与生理特征
2.2.2动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1)动物疾病的概念特征
(2)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3)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4)动物常见的局部病理变化
2.2.3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知识
(1)兽医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2)动物免疫学基础知识
2.2.4动物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
(1)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2)感染的类型
(3)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
(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5)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6)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及其特性
(7)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8)动物传染病防治措施
2.2.5动物寄生虫病防治基础知识
(1)寄生虫的概念
(2)宿主的概念与类型
(3)寄生虫病的流行与危害
(4)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2.6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
(1)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2)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3)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2.2.7常用兽药基础知识
(1)兽药的概念
(2)药物的作用
(3)合理用药
(4)常用兽药
(5)兽用生物制品
2.2.8动物卫生防疫基础知识
(1)动物饲养场选择、建筑布局的防疫条件要求
(2)饲料与饲养卫生
(3)饮水、环境、人员卫生
(4)用具车辆消毒
2.2.9畜禽标识识别及佩带
(1)牲畜耳标的样式
(2)牲畜耳标的佩带、回收与销毁
2.2.10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知识。
(2)《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知识
(3)《兽药管理条例》的相关知识
(4)《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 初级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动物保定 |
(一)猪的保定 |
1.能用提起保定法保定猪 2.能用倒卧保定法保定猪 |
1.提起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2.倒卧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
(二)马的保定 |
1.能用鼻捻棒法保定马 2.能用耳夹子法保定马 3.能用两后肢法保定马 4.能用栏柱内法保定马 |
1.鼻捻子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2.耳夹子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3.两后肢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4.栏柱内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
(三)牛的保定 |
1.能用徒手法保定牛 2.能用牛鼻钳法保定牛 3.能用栏柱内法保定牛 4.能用倒卧法保定牛 |
1.徒手法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2.牛鼻钳保定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3.栏柱内保定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4.倒卧保定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
(四)羊的保定 |
1.能用站立法保定羊 2.能用倒卧法保定羊 |
1.站立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2.倒卧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
(五)犬的保定 |
1.能用口网法保定犬 2.能扎口法保定犬 3.能用横卧法保定犬 |
1.口网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2.扎口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3.横卧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
(六)猫的保定 |
1.能用保定架法保定猫 2.能用夹猫钳法保定猫 |
1.保定架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2.夹猫钳保定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
二、动物卫生消毒 |
(一)消毒 |
1.能采用机械法、焚烧法、火焰法进行物理消毒 2.能采用刷洗、浸泡、喷洒、熏蒸、拌和、撒布、擦拭等法进行化学消毒 3.能采用发酵池法进行生物消毒 |
1. 物理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化学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生物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二)消毒药的配制 |
1.能配制70%酒精溶液 2.能配制5%氢氧化钠溶液 3.能配制0.1%高锰酸钾溶液 4.能配制3%来苏儿溶液 5.能配制2%碘酊溶液 6.能配制碘甘油 7.能配制熟石灰 8.能配制20%石灰乳 |
1.消毒剂的种类 2.消毒药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3.常用消毒药配制方法 4.常用消毒药配制的注意事项 |
(四)器具消毒 |
1.能对诊疗器械进行消毒 2.能对饲养器具进行消毒 3.能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 |
1.诊疗器械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饲养器具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运载工具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五)防治操作消毒 |
1.能对动物皮肤、黏膜进行消毒 2.能对操作人员的手进行消毒 |
1.动物皮肤、黏膜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手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三、预防接种 |
(一)免疫接种的准备 |
1.能准备免疫接种用器械、防护物品和药品 2.能对器械进行消毒和人员消毒及防护 3.能判断待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 4.能检查、预温、稀释和吸取疫苗 |
1.免疫接种用器械、防护物品和药品种类 2.免疫接种器械、个人消毒和防护的步骤消毒步骤和注意事项 3.待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检查内容 4. 检查、预温、稀释和吸取疫苗的方法 |
(二)免疫接种 |
1.能进行禽的颈部皮下注射免疫接种、肌肉注射免疫接种、皮内注射免疫接种、刺种免疫接种、点眼滴鼻免疫接种、饮水免疫接种、气雾免疫接种 2.能进行动物皮下免疫接种、肌肉免疫接种 |
1.免疫接种的种类、方法和注意事项 2.免疫接种的后续工作 |
(三)免疫接种管理 |
1.能给动物佩带免疫耳标,填写免疫档案 2.能进行生物制品的出入库管理 |
1.畜禽标识的相关知识 2.生物制品出入库管理的相关知识 |
四、监测、诊断样品的采集与运送 |
(一)监测、诊断样品采样前的准备 |
1.能准备采样用的器具,并对采样器具进行消毒 2.能准备试剂、记录材料和防护用品 |
1.监测、诊断样品的种类 2.样品记录相关知识 |
(二)血液样品的采集、保存与运送 |
1.能进行耳静脉采血、颈静脉采血、前腔静脉采血、心脏采血、翅静脉采血、后肢内侧面大隐静脉采血、眼睛采血 2.能进行血液样品的保存和运送 |
1.不同采血方法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血液采集注意事项 3.血清样品的要求、分离血清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五、药品与医疗器械的使用 |
(一)药品与医疗器械的保管 |
1.能保管易受湿度影响药品、易挥发药品、易受光线影响药品、易受温度影响药品、危险药品 2.能保管金属医疗器械、玻璃器皿、橡胶制品 |
1.常用兽用药品的保管要求 2.常用医疗器械的保管要求 |
(二)药品及医疗器械的使用 |
1.能使用注射器 2.能使用体温计 3.能使用听诊器 4.能使用耳标钳打耳标 能使用耳标智能识读器识读耳标,上传数据 5.能使用保温盒、冰箱、冰柜保存药品 6.能使用消毒液机进行消毒 |
1.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2.合理用药的原则 3.禁用的兽用药品 4.药物的残留及停药期规定 5.医疗器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耳标智能识读器使用方法 |
六、临床观察与给药 |
(一)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
1.能收集动物流行病学资料 2.能整理动物流行病学资料 |
1.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相关知识 2.整理动物流行病学资料的相关知识 |
(二)临床症状的观察与检查 |
1.能区分健康动物与患病动物 2.能识别健康动物与患病动物的粪便 3.能测定动物的体温、心率和呼吸率 |
1.健康动物体征 2.临床检查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内容 3.健康动物和患病动物的区分方法 4.动物粪便的检查方法 5.动物体温、心率和呼吸率测定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三) 护理 |
1.能护理患病动物 2.能护理哺乳期幼龄动物 |
1.各种患病动物的护理要点 2.哺乳期幼龄动物的护理要点 |
(四) 给药 |
1.能配制散剂、软膏剂、糊剂、水溶液剂、汤剂 2.能进行口服给药、灌肠给药 |
1.试剂配制的基本要求、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各类动物给药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
(五) 驱虫 |
1.能驱除动物体内寄生虫 2.能用药浴法驱除动物体表寄生虫 |
1.驱虫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注意事项 2.绵羊药浴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七、动物阉割 |
(一) 外科基本操作 |
1.能止血、缝合、绷带包扎 2.能处理新鲜创、化脓创和肉芽肿 |
1.术部消毒、止血的方法 2.缝合的类型 3.绷带包扎的作用 4.新鲜创、化脓创、肉芽创的概念和处理方法 |
(二)动物的阉割 |
1.能进行幼龄母猪阉割手术 2.能进行幼龄公猪阉割手术 3.能进行公鸡去势手术 |
1.幼龄母猪阉割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幼龄公猪阉割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公鸡去势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八、患病动物的处理 |
(一) 隔离 |
1.能对动物进行分群隔离 2.能对分群隔离的动物进行处置 |
1.隔离动物的意义 2.隔离动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分群隔离动物处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二)病死动物的处理 |
1.能运送病死动物尸体 2.能对病死动物的尸体进行深埋、焚烧、高温处置 |
1.尸体运送的注意事项 2.深埋、焚烧、高温处置尸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三)报告疫情 |
1.能报告动物疫情 2.能填写疫情报告表 |
1.疫情报告的形式 2.疫情报告的内容 3.疫情报告表的相关知识 |
3.2 中级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动物卫生消毒 |
(一)畜舍、空气、排泄物等 消毒 |
1.能用紫外线照射法、喷雾法和熏蒸法对畜舍、空气进行消毒 2.能用生物热消毒法、掩埋消毒法、焚烧消毒法和化学药品消毒法对畜舍粪便污物进行消毒 3.能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养殖场污水进行消毒 |
1.各种消毒方法的概念及其原理 2.空气消毒方法的种类、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粪便污物消毒方法的种类、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污水消毒方法的种类、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
(二)场所的消毒 |
1.能对养殖场的场地和圈舍进行消毒 2.能对孵化场进行消毒 3.能对隔离室进行消毒 4.能对诊疗室进行消毒 |
1.养殖场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孵化场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隔离场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诊疗室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三)主要疫病的消毒 |
1.能进行炭疽病消毒 2.能进行布氏杆菌病的消毒 3.能进行结核病的消毒 4.能进行链球菌病的消毒 |
1.炭疽病的相关知识 2.布氏杆菌病的相关知识 3.结核病的相关知识 4.链球菌病的相关知识 |
(四) 消毒药的使用 |
1.能使用醛类消毒药品 2.能使用卤素类消毒药品 3.能使用表面活性剂和季铵盐类消毒药品 4.能使用烟熏百斯特消毒药品 5.能使用过氧化物类消毒药品 6.能使用醇类消毒药品 7.能使用环氧乙烷消毒药品 |
1.常用消毒药品的种类和用途 2.消毒药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二、预防接种 |
(一) 免疫接种 |
1.能进行涂肛或擦肛免疫接种 2.能进行穴位注射免疫接种 3.能进行腹腔注射免疫接种 |
1.涂肛或擦肛免疫接种的适用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2.穴位注射免疫接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腹腔注射免疫接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二)生物制品的管理 |
1.能保存生物制品 2.能运输生物制品 3.能识别、处理过期及失效疫苗 |
1.生物制品保存及运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过期及失效疫苗处理的相关知识 |
(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接种 |
1.能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接种 2.能进行口蹄疫的免疫接种 3.能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接种 4.能进行猪瘟的免疫接种 5.能进行鸡新城疫的免疫接种 6.能进行炭疽的免疫接种 7.能进行布鲁氏菌病的免疫接种 8.能进行狂犬病的免疫接种 |
1. 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程序 2. 免疫接种的分类 3. 紧急免疫接种的概念 4.紧急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
三、监测、诊断样品的采集与运送 |
(一)样品的采集 |
1.能进行家禽喉拭子、泄殖腔拭子和羽毛的采集 2.能猪扁桃体、鼻腔拭子、咽拭子和肛拭子的采集 3.能进行牛羊咽食道分泌物的采集 4.能进行粪便样品的采集 5.能进行生殖道样品的采集 6.能进行皮肤样品的采集 7.能进行脓汁的采集 8.能进行尿液的采集 9.能进行关节及胸腹腔积液的采集 10.能进行乳汁的采集 11.能进行脊髓液的采集 |
1.各类样品采集的方法 2.各类样品采集的注意事项 |
(二)样品的保存与运送 |
1.能保存和运送血清学检验用样品 2.能保存和运送微生物检验用样品 3.能保存和运送病理组织检验用样品 4.能保存和运送毒物中毒检验用样品 |
1.样品的保存方法 2.样品包装要求 3.样品运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三)常用组织样品保存剂的配制 |
1.能配制甘油缓冲溶液 2.能配制磷酸盐缓冲液 3.能配制饱和食盐水溶液 4.能配制福尔马林溶液 |
1. 常用组织样品保存剂的种类 2.常用组织样品保存剂的配制方法 |
四、药品与医疗器械的使用 |
(一)药品剂型 |
1.能区分液体剂型 2.能区分固体剂型 3.能区分半固体剂型 4.能区分气体剂型 |
1.液体剂型的分类 2.固体剂型的分类 3.半固体剂型的分类 4.气体剂型的分类 |
(二)器械使用 |
1.能识别和使用常用的外科、产科器械 2.能使用和保养手提高压蒸汽灭菌器 |
1.外科器械的识别和使用方法 2.产科器械的识别和使用方法 3.手提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五、临床观察与给药 |
(一)临床症状观察 |
1.能对动物进行临床检查 2.能识别患病动物皮肤和可视粘膜的病变 |
1.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及操作步骤 2.患病动物的皮肤病变特点及检查方法 3.患病动物黏膜病变的特点及检查方法 |
(二)尸体剖检 |
1.能对病畜禽尸体进行剖检 2.能识别畜禽组织器官的常见病变 |
1.畜禽尸体剖检方法 2.畜禽组织器官常见病变的表现 |
(三)常见寄生虫检测方法 |
1.能用漂浮法检查寄生虫卵 2.能用皮屑溶解法检查螨虫 3.能用血液涂片法检查畜禽的原虫 |
1.漂浮法检查虫卵的检查方法 2.皮屑溶解法检查虫卵的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3.血液涂片检查虫卵的检查方法 |
(四)变态反应试验 |
1.能进行牛结核变态反应试验和判定试验结果 2.能进行马鼻疽点眼试验和判定试验结果 |
1.牛结核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 2.马鼻疽菌素点眼试验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 |
(五)给药 |
1.能进行胃管投药 2.能进行瘤胃穿刺给药 3.能进行马盲肠穿刺给药 4.能进行静脉注射 5.能进行瓣胃注入给药 6.能处理药物的副反应 |
1.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2.胃管给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瘤胃穿刺给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马盲肠穿刺给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5.静脉注射给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6.瓣胃注入给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六、动物阉割 |
(一)成年母畜的阉割 |
1.能阉割成年母猪 2.能进行阉割后处理 |
1.成年母猪的阉割操作及注意事项 2.阉割的继发症及其处理 |
(二)成年公畜的去势 |
1.能阉割成年公畜 2.能进行阉割后处理 |
1.公牛去势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公羊去势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公马去势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七、患病动物的处理 |
(一)建立病历 |
能书写病历 |
1.病历书写方法 2.病历书写注意事项 |
(二)内科病处理 |
1.能对畜禽常见消化系统内科疾病进行处理 2.能对畜禽常见呼吸系统内科疾病进行处理 |
1.畜禽常见消化系统内科疾病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2.畜禽常见呼吸系统内科疾病的诊断及处理 3.其他内科疾病的诊断和处理 |
(三)外科病的处理 |
1.能对畜禽普通外科病进行处理 2.能对非开放性骨折进行固定 |
1.畜禽普通外科病的诊断和处理 2.非开放性骨折的固定方法 |
3.3 高级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动物卫生消毒 |
(一)消毒 |
1.能进行疫点、疫区消毒的操作 2.能进行病畜禽尸体、病畜禽产品的无害化处理 3.能使用消毒液机制备消毒液 |
1.疫点、疫区消毒的程序、原则和操作步骤及消毒人员注意事项 2.病畜禽尸体、病畜禽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操作方法 3.消毒液机的使用原则 |
(二)重大疫病的消毒 |
1.能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消毒 2.能进行口蹄疫的消毒 3.能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消毒 |
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消毒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2.口蹄疫疫情的消毒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的消毒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
(三)消毒效果监测 |
1.能对物品、环境表面及空气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2.能对手、皮肤及粘膜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
1.紫外线消毒效果的监测方法 2.物品和环境表面及空气消毒效果的生物学监测法 3.手、皮肤及粘膜消毒效果的监测 |
二、预防接种 |
(一)生物制品的使用 |
能选择使用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
1.减毒活疫苗的概念和作用机理 2.灭活疫苗的概念和作用机理 |
(三)免疫接种 |
1.能评估免疫效果 2.能分析免疫失败的原因 3.能判断和处理免疫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
1.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2.免疫效果的评估方法 3.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 4.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
三监测、诊断样品的采集与运送 |
(一)病死畜禽的解剖与病变组织器官的采集 |
1.能采集家禽的活体或尸体 2.能采集动物实质器官和其他样品 3.能保存和运送病料 4.能采集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猪瘟和口蹄疫监测、诊断样品 |
1.病死动物的采样原则 2. 实质器官的采取与保存 3.肠道及肠内容物样品采集 4.皮肤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5.脑组织的采集与保存 6.其它样品采集与保存 7.主要动物疫病监测、诊断样品采集部位 |
(二)样品采集生物安全与防范 |
1.能进行无菌操作 2.能在采集病料时作好生物安全防护 |
1.采样的生物安全措施 2.运输样品的包装原则 3.运输样品用的冷冻材料种类 |
四、药品与医疗器械的使用 |
(一)药品保管 |
能分析药物在保管过程中失效的原因 |
引起药物失效的因素 |
(二)器械的保管 |
1.能对常用电热设备进行保管和维护 2.能对普通显微镜进行保管和维护 |
1.常用电热设备的构造及、使用和注意事项 2.普通显微镜的使用、保养及注意事项 |
(三)器械的使用 |
1.能使用离心机离心样品 2.能使用超净工作台处理样品 |
1.离心机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超净工作台的使用方法 |
五、临床诊断与给药 |
(一)主要动物疫病临床诊断 |
1.能通过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对动物疾病进行初步诊断 2.能进行畜禽血液、粪便及尿的常规检验 |
1.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临床表现、病变特点和诊断要点 2.重要猪病、牛病、羊病的临床表现、病变特点和诊断要点 3.重要禽病的临床表现、病变特点和诊断要点 4.重要兔病的临床表现、病变特点和诊断要点 |
(二)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 |
1.能诊断球虫病 2.能诊断螨病 3.能诊断猪旋毛虫病 4.能诊断血吸虫病 |
1.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 2.牛羊绦虫病、螨病的临床症状、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 3.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 4.猪旋毛虫病的临床症状、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 5.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 6.兔球虫病、螨病的临床症状、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 |
(三)给药 |
1.能进行气管注射给药 2.能进行胸腔注射给药 |
1.药物的配伍禁忌类型 2.常用药物配伍禁忌 3.气管注射给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胸腔注射给药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六、患病动物的处理 |
(一)中毒性疾病的处理 |
1.能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中毒性疾病 2.能处理中毒性疾病 |
1.中毒性疾病处理的一般原则 2.动物常见中毒性疾病的诊断要点及处理 |
(二)产科疾病的处理 |
1.能处理常见产科疾病 2.能进行剖腹取胎 |
1.乳房炎等常见产科疾病的诊断及处理 2.剖腹取胎术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其它产科疾病处理相关知识 |
(三)传染病的处理 |
1.能初步判断可疑重大动物传染病 2. 能初步处理动物传染病 |
1.传染病的处理原则 2.主要动物传染病的防治技术规范 |
4.比重表
4.1理论知识
项 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基本知识 |
30 |
30 |
30 |
相关知识 |
动物保定 |
5 |
—— |
—— |
动物卫生消毒 |
5 |
5 |
10 |
预防接种 |
10 |
10 |
5 |
监测、诊断样品的采集与运送 |
5 |
5 |
10 |
疫苗、药品与医疗器械的使用 |
5 |
5 |
5 |
临床观察与给药 |
15 |
15 |
15 |
动物阉割 |
5 |
5 |
—— |
患病动物的处理 |
15 |
20 |
20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4.2技能操作
项 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技能要求 |
动物保定 |
5 |
—— |
—— |
动物卫生消毒 |
15 |
10 |
15 |
预防接种 |
20 |
20 |
20 |
监测、诊断样品的采集与运送 |
5 |
10 |
15 |
药品与医疗器械的使用 |
10 |
10 |
10 |
临床观察与给药 |
20 |
20 |
20 |
动物阉割 |
10 |
10 |
—— |
患病动物的处理 |
15 |
20 |
20 |
合计 |
|
100 |
100 |